智通财经APP获悉,英伟达(NVDA.US)宣布,已同意向竞争对手英特尔(INTC.US)投资50亿美元,双方将联合研发面向个人电脑(PC)与数据中心的芯片,这将助力英特尔应对当前经营挑战。
两家公司于周四宣布称,英伟达将以每股23.28美元的价格收购英特尔普通股。根据合作计划,英特尔将在其下一代PC芯片中采用英伟达的图形处理技术,同时为基于英伟达硬件打造的数据中心产品提供处理器支持。
不过,双方未透露首款联合研发芯片的上市时间表,并表示此次合作不会影响各自未来的独立发展规划。消息公布后,英特尔股价在盘前交易中一度暴涨28%。
在此次英伟达注资前,英特尔已获得多轮外部支持:今年8月,美国政府同意收购英特尔约10%的股份,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还亲自为其“站台”;日本软银集团(SoftBank Group Corp.)此前承诺向美国芯片制造及云基础设施领域投资数百亿美元,上月也意外向英特尔追加20亿美元投资;与此同时,英特尔还通过向投资者出售资产筹集资金。受市场份额流失影响,英特尔当前的业务运营已难以承担研发尖端半导体所需的巨额投入。
这两家总部均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市的竞争对手展开合作,凸显出全球计算机行业的权力格局已发生深刻转变。曾经,英特尔将英伟达归为“行业边缘的小众玩家”,如今却要依靠后者获得资金支持与市场领先技术。
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声明中表示:“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合作,将英伟达的人工智能(AI)与加速计算技术体系,与英特尔的中央处理器(CPU)及庞大的x86生态系统紧密结合——实现了两大世界级平台的融合。通过携手合作,我们将共同拓展生态版图,为下一个计算时代奠定基础。”
在PC芯片领域,英特尔计划推出融合通用处理功能与英伟达高性能图形组件的产品,以增强对AMD(AMD.US)的竞争力。近年来,AMD在台式机与笔记本电脑芯片市场持续抢占份额,而在图形芯片领域,AMD也是英伟达最主要的竞争对手。此外,作为AI芯片领域的领军者,英伟达仍在评估是否将部分芯片的生产外包给英特尔,但目前暂无相关计划。
在数据中心市场,英伟达的AI加速芯片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英特尔等厂商已被挤压至次要角色。此次合作中,英特尔将为英伟达提供处理器,用于集成到部分数据中心产品中。随着英伟达不断将其AI芯片整合到更大规模的计算集群中,需要专门的处理器来处理那些图形芯片并不擅长的通用计算任务。
英特尔首席执行官陈立武(Lip-Bu Tan)在声明中称:“感谢黄仁勋及英伟达团队通过投资表达对我们的信任,期待在未来的合作中为客户创造创新价值。数十年来,英特尔的x86架构一直是现代计算的基石,我们正围绕全产品线推进创新,以满足未来各类工作负载的需求。”
目前,英伟达采用Arm Holdings(ARM.US)的技术自主设计处理器(这类处理器与英伟达的加速计算组件协同工作)。该公司代表表示,其自主研发处理器的计划并未因与英特尔的合作而改变。
截至周三收盘,英特尔市值为1160亿美元,这意味着英伟达此次投资所获股份占比不足5%;而英伟达的市值已超过4万亿美元。
凭借在AI计算领域的绝对统治力,英伟达正主导行业未来走向,英特尔则采取务实合作策略。早在OpenAI推出ChatGPT等生成式AI服务之前,英伟达就预判到市场对新型芯片与软件的需求,并早于所有竞争对手完成技术布局。当全球头部企业争相建设数据中心以抢占AI计算时代先机时,英伟达的芯片成为了他们的首选。
就在2022年,英特尔的营收仍为英伟达的两倍多。这家为“硅谷”(Silicon Valley)命名的企业,曾凭借其微处理器在从笔记本电脑到数据中心的整个计算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然而,英特尔在推出类似英伟达的加速芯片方面行动迟缓,未能在该领域获得显著市场份额。
据华尔街分析师估算,英伟达今年营收有望达到约2000亿美元;预计到明年某个时候,英伟达单季度营收将超过英特尔全年营收。仅其数据中心部门的规模,就已超过其他任何一家芯片公司的总销售额。
英特尔不仅未能预判并抓住AI专用计算领域的投资机遇,还丧失了在芯片制造领域的领先地位,这使其困境雪上加霜。数十年来,英特尔工厂凭借最先进的制造技术,即便其他厂商推出设计相近的产品,英特尔的芯片仍能保持性能优势。
如今,英特尔已被迫委托台积电(TSM.US)生产其最先进的芯片。台积电在技术上的快速突破,让从苹果(AAPL.US)到英伟达等众多企业得以将优秀的芯片设计转化为行业领先的产品。
今年早些时候,陈立武接替被解雇的帕特·基辛格(Pat Gelsinger)出任英特尔首席执行官。在这位新任领导者的推动下,英特尔表示将采取更开放的发展策略,主动寻求合作伙伴,并向竞争对手开放自家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