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财经APP获悉,中信证券发布研报称,受高温及需求复苏推动,7月居民及三产单月用电同比增长18.0%/10.7%,带动整体用电增速提升至8.6%,单月用电量历史首次突破万亿千瓦时;随着抢装潮结束后,风光装机明显回落,7月国内光伏装机近年来首次跌破千万千瓦;受火电及核电等电源投资带动,1~7月电源端投资仍有小幅增长;7月来水偏枯导致水电出力同比偏弱,光伏单月利用率则实现环比改善。
核心观点如下
高温推动居民用电需求,7月全社会用电同比增长8.6%。
根据中电联数据(下同),单7月用电量同比增长8.6%,增速较6月的5.4%提升3.2个百分点。分部门看,高温天气推动7月居民部门用电同比大幅增长18.0%;7月二产用电需求回升至4.7%,但用电增量贡献度环比回落4.7个百分点至33.0%;四大高耗能行业用电依旧平淡。分区域看,7月高耗能地区用电增速达10.4%,表现亮眼;沿海地区用电同比增速回落至6.0%,或主要系极端天气拖累生产影响。
抢装潮后风光装机累计增速持续回落,火电电源投资额维持强劲增长。
新能源抢装效应逐渐退潮后,7月新能源新增装机累计增速持续显著回落,1~7月国内累计新增风电/光伏分别为5,367/22,325万千瓦,同比增长79.4%/80.7%,增速较1~6月分别回落19.5/26.4个百分点。受光伏投资额同比下滑影响,1~7月电源投资4,288亿元,同比增长3.4%,增速较1~6月下降2.5个百分点;电源端投资增速分化,其中火电电源累计投资额同比提升52.4%,维持高速增长。1~7月电网投资为3,315亿元,同比增长12.5%,延续增长态势。
7月水电出力偏弱,光伏单月利用率环比改善。
7月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302小时,同比下滑7.9%。水电出力同比偏弱,利用小时数下降12.6%至395小时;火电受益来水偏枯,利用小时数同比增长0.3%至399小时;风电利用小时数同比下降10.1%至142小时;太阳能单月利用率环比改善,利用小时数同比增长3.5%至118小时。7月单月,国内风电利用率为97.0%,同比下滑0.9个百分点;国内光伏利用率为96.4%,同比下滑1.2个百分点;风光消纳率同比保持下降趋势,但环比降幅有所收窄。
风险因素:
用电需求不及预期;市场交易电价大幅下降;燃料成本大幅上涨;风光造价上行;新能源消纳风险加剧;来水不及预期等。
投资策略:
推荐配置水电核电等长久期资产,经营具备稳定性且估值仍具备扩张潜力;兼具业绩弹性及低估值的H股龙头火电;估值已计入消纳压力的深度破净绿电;受益数字化和新型电力系统日益融合的新场景及新模式,如虚拟电厂、微电网、综能服务、功率预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