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智通财经了解,港股数字化保险领军企业众淼控股(01471)近日战略入股新三板金融科技标杆企业科创融鑫(839037.BJ)。这一战略举措不仅是简单的业务扩张,更是众淼控股实现从保险科技领域向综合金融科技服务商转型的关键一跃,标志着公司发展进入全新阶段。
政策方面,在金融强国战略与国产替代浪潮的双重驱动下,我国金融科技产业正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中国人民银行印发的《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5-2027)》,明确提出至2027年金融机构数字化率将超过85%,并加速推进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信创)替代进程,为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艾瑞咨询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未来五年该市场复合增长率预计将达到13.3%。根据该机构测算,到2028年,市场规模有望超过6500亿元。业内人士分析,这一发展态势与当前政策导向相吻合,反映出金融科技融合的潜在发展空间。
战略协同:从保险科技到金融科技的生态延伸
公开资料显示,海尔集团旗下众淼控股作为保险科技领域的标杆企业,长期专注于智能理赔、风险减量及保险分销数字化等场景业务,其技术能力和场景化解决方案已得到市场验证。而科创融鑫是一家专注于金融科技和金融信息服务的科技企业,主要面向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提供专业化软件与数据服务。深耕金融数字化服务近20年,以人民币流通管理、清分系统为核心业务,客户覆盖多家国有银行及区域性商业银行,近6年平均利润稳定在3000万元以上,财务表现稳健。
分析人士认为,此次收购的核心逻辑在于业务场景互补与客户资源协同:技术能力整合:众淼控股的保险科技能力(如智能风控、大数据分析)可与科创融鑫的银行系统管理经验结合,共同开发跨行业的金融数字化产品,例如“银行+保险”联动的风险管理系统等;客户资源共享:科创融鑫服务的银行客户群体为众淼控股提供了新的业务入口,未来可向银行及其攸关方提供风险管理服务;同时,众淼控股的保险机构客户也可能成为科创融鑫金融资产数字化流程管理系统等技术的潜在使用者;规模效应提升:并购后,众淼控股的业务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年营收及利润水平有望显著增长,增强资本市场信心。
资源协同:双方视角下的战略价值
对众淼控股而言,此次收购是其“金融科技生态化”战略的重要落子。突破保险行业边界,切入银行这一高壁垒市场,降低单一业务依赖风险;借助科创融鑫的成熟技术和资质,快速获得银行领域准入资格,减少自建团队的时间与成本;通过科创融鑫的存量客户资源,加速保险科技产品的交叉销售,创造新的收入增长点。
对科创融鑫而言,背靠股东众淼控股以及海尔集团平台与资本支持,将获得更丰富的技术资源与研发投入,提升原有产品的智能化水平;借助海尔集团的品牌影响力,拓展非银行客户市场;众淼控股作为香港上市公司,其国际资本市场平台可能为业务拓展提供更多可能性。
未来展望:打造金融科技综合服务商
分析人士认为,此次交易若顺利完成,不仅将提升众淼控股在资本市场的估值逻辑,更可能重塑金融科技细分领域的竞争格局。科创融鑫作为新三板创新层的挂牌公司是否有机会冲击北交所,众淼控股是否会进行港交所+北交所的市场布局,值得市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