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中信建投:极端高温侵袭全球 空调需求景气向好
蒋远华 07-07
阅读量

智通财经APP获悉,中信建投发布研报称,2025年炎夏侵袭全球,空调需求景气向好。今年夏季极端高温天气频发。根据历史数据回溯,气温变化与空调销量显著正相关。受“热穹顶”效应和全球变暖趋势影响,北半球出现极端高温天气,按历史经验有望大幅拉动空调内、外销量提升。同时,新一轮的限额式国补资金将陆续到位,有望接力刺激国内需求释放,Q3夏季空调需求整体向好。

中信建投主要观点如下:

复盘历史数据,旺季气温变化与空调销量显著正相关。空调消费可分为预判式购买和受迫式购买。预判式购买指消费者预期未来高温从而进行提前准备,多发生在5、6月,最高温突破消费者预期,带来大量的预判式购买;受迫式购买则指当前高温天气引发的即时消费,多发生在7、8月,持续性高温推动平均气温上升超出消费者承受预期,便导致受迫式购买的大幅增加。

两种情况均使气温增速曲线与空调销量增速曲线高度拟合。总体来看,夏季平均气温与全年空调销量相关性极高。

分月度数据来看,夏季周期各月空调增速也与温度相关性较高。除2017年地产大周期与2022年疫情对空调销售形成较大影响外,其余年份空调销售与天气呈强相关关系。2025年5、6月气温显著较高,预计对空调销售形成较好催化。

“热穹顶”带来极端高温,全球气候持续变暖。气象数据显示,2025年6月我国气温创下历史同期最高纪录,6月17日为2025年第一个高温日,相较于去年提前约半个月。截至7月4日,中国气象局已发布多个高温健康风险预警。预测显示,25年7月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到偏高,华东、华中、西南东北部、西北东南部和新疆等地出现阶段性高温热浪风险较高。同时,欧洲也遭遇极端高温天气。西班牙局部气温达到46℃,打破1965年以来纪录。海外来看,法国创下40.9℃的6月气温新高,气象局首次对全国88%的省份启动橙色预警。

“热穹顶”效应是导致北半球极端高温的直接原因,热高压与附近低压形成大气环流将热空气罩住,阻止冷空气的进入,使“穹顶”内温度持续升高,全球变暖的趋势也放大了“热穹顶”效应的影响。据《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5)》,全球变暖趋势仍在继续,2024年全球地表温度创下1850年以来的最高纪录,最近10年是有观测记录以来最暖的10年,温室气体排放逐年增加,2023年全球大气平均二氧化碳浓度高达420.0±0.1ppm。长期来看,未来的气温中枢可能持续上升。

限额式国补政策进一步释放需求潜力。6月26日,国家发改委宣布新一轮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将在7月下达,相关部门将更加注重“时序性”和“均衡性”的原则,分领域制定落实到每月、每周的“国补”资金使用计划。前期“大水漫灌”式的补贴逐步被限额限流的机制取代,促进企业回归理性竞争和产品价值导向。同时各地对于线上交易跨区域套补乱象加强监管,引导电商规范使用国补政策。限额式国补能有效激发消费者短缺的抢购心理,较前期宽松式国补或能进一步释放需求潜力。

风险提示:海外需求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上涨;供应链运行受阻。

更多精彩港美股资讯
相关阅读
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