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财经APP获悉,东北证券发布研报称,全球玩具市场显示出疲态,中长期传统玩具需求或将逐步走弱,倒逼产业进一步向智能化、AI化发展促进产业量价齐升,助力行业穿越周期。从中性角度判断,该行认为AI玩具渗透率提升速度至少达到潮流玩具的渗透速度,预计2026/2028/2030年国内渗透率有望达到29%/41%/47%,2030年国内市场有望接近850亿元。相关标的:IP+AI玩具制造商:高乐股份、奥飞娱乐、实丰文化。大模型/交互模块供应商:广和通。
东北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青少年人口结构承压致传统玩具需求下滑,AI进步倒逼产业升级
根据弗若斯沙利文数据显示,自疫情以来全球玩具市场历经短暂修复,整体市场仍旧显示出疲态,2024年全球玩具市场增速约4%。但成熟市场整体呈现下滑趋势,根据全球市场咨询公司Circana对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荷兰、比利时、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墨西哥12国的玩具市场监测数据显示,2024年的玩具销售同比下跌0.6%。新兴市场方面,拉丁美洲等区域玩具消费活跃,但受高通胀和货币贬值影响,抑制了销售增速,整体增长约4%。当前玩具的消费主力仍为14岁以下儿童,受到成熟发达市场的人口老龄化与出生人口率承压影响,中长期传统玩具需求或将逐步走弱,倒逼产业进一步向智能化、AI化发展促进产业量价齐升,助力行业穿越周期。
“静”态潮流IP为过去玩具主要推手,“动”态升级AI玩具有望接替
过去五年潮玩崛起,泡泡玛特引领盲盒经济,国内潮玩市场规模2023年突破600亿元,IP联名成为核心驱动力。全球与中国潮流玩具市场逆势增长,2024年全球潮流玩具市场规模或达418亿美元,同比约+14%。回顾潮流玩具的发展历史,中国潮玩市场的渗透率在后疫情时代得到快速提升,2019年的24.50%跃升至2024年的65.72%,该行认为这主要得力于Z世代对情绪消费动机的转变以及情绪价值付费意愿提升所致,同时过去潮流玩具核心卖点在于授权IP,核心在于IP的塑造与外观形象,这是为玩具的“静”买单,同时潮玩市场主要集中于年轻消费群体,AI玩具赋予了玩具“动”的能力,即交互、陪伴与教育(问答)三重能力,整体需求向全年龄段辐射,AI有望成为继潮流IP之后玩具市场的核心催化剂,潜力将远超潮玩爆发时期的Z世代。从中性角度判断,该行认为AI玩具渗透率提升速度至少达到潮流玩具的渗透速度,预计2026/2028/2030年国内渗透率有望达到29%/41%/47%,2030年国内市场有望接近850亿元。
AI+毛绒玩具或为重要抓手,多重催动国产AI玩具产业爆发
AI互动式对话场景有望成为AI玩具的主要需求对象。同时从玩具种类结构来看,我国前两大品类为塑料玩具和毛绒玩具,其中塑料玩具以拼搭类产品为主,AI化空间较小,而毛绒玩具具备与IP相结合能力,同时可与通信模块/大模型相互融合,情感交互能力显著提升,目前毛绒玩具品类占比约12%仅次于塑料玩具,具备较大市场空间,同时AI升级的接受度更高,“AI+毛绒玩具”有望成为AI玩具爆发的重要抓手。同时国产AI玩具在制造成本、研发周期、迭代速度以及供应链完整度上均远高于其他地区,同时国产厂商积极布局原创以及国际知名IP授权,软硬结合有望突破,打造国产AI玩具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