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财经APP获悉,中金发布研报称,全球银价攀升、光伏行业价格维持低位的背景下,银成本占光伏产品成本的比例大幅度上升,光伏企业降银耗诉求大幅增强。随着(高)铜浆料在主流TOPCon路线上的应用逐渐取得突破,光伏浆料环节有望迎来量利齐升的beta性机会。
中金主要观点如下:
从技术发展阶段和产业现状看,引入铜浆正当时。
1)TOPCon技术是绝对主流的电池技术,过去几年转换效率进展飞速,在降本端的发力则相对平稳。HJT技术由于先天成本高的劣势、降本始终是主线,以及低温工艺+TCO阻挡层的先天优势,因此较早地引入了银包铜浆料。2)随着全球银价的攀升以及光伏产业链价格的下行,银浆成本占组件生产成本的比例持续提高、当前占比高达12%,对于当前在盈亏平衡线上运行的光伏行业而言,若TOPCon引入铜浆料对行业降本具备非常重要的意义。
MLCC、PCB等行业贱金属化具备参考意义。
早期MLCC内电极材料主要采用钯和银钯合金等贵金属,贱金属电极制程技术难点在于高温烧结过程中易氧化,后通过低氧烧结环境、配料、工艺等的进步,逐步实现可靠量产,与铜浆抗氧化难题有一定相似性。另外,PCB领域铜线路制备对光伏铜电镀技术也具备一定的借鉴意义。
(高)铜浆料在高温电池应用上取得长足进步。
铜高温易氧化、同时会在硅材料中扩散,从而大幅影响转换效率。这两个主要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中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铜粉层面,可以通过银或其他材料包覆实现阻隔;浆料层面,可以通过特殊添加剂实现抗氧化以及低温的烧结;印刷流程中,可以使用银种子层作为阻挡实现防扩散;烧结流程中,可以在烧结过程中通过惰性气体防氧化;栅线结构上,可以通过与0BB的搭配避免主栅串焊的氧化风险。(高)铜浆料有望今年导入量产。
该行的不同:
1)对比其他行业的贱金属化经验,推演光伏行业的贱金属化趋势;2)对包括铜浆料、电镀铜等多种路线深入研究,(高)铜浆料实现产业化的概率较高;3)针对高铜浆料是否是革命性技术的分歧,无论高铜浆料还是纯铜浆料,一旦在主流高温电池中成功引入,行业向贱金属化的切换将无法逆转,浆料行业伴随技术变化迎来量利齐升。
风险
光伏需求不及预期风险;技术进展不及预期风险;技术扩散速度较快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