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透视顺丰同城(09699)年报:收入高增、净利持续翻倍,兼具成长性与长期主义
胡湘圆 04-03
阅读量

需求升级及技术革命双轮推动下,即时配送行业由“高速扩张”向“高质量发展”已然成为行业心照不宣的共识,也是相关企业当下最为重要的课题之一。

3月28日,顺丰同城(09699)披露2024年度业绩报告,作为即时配送“高质量突围”样本,顺丰同城的这一份年度成绩单可谓极具借鉴意义。

2024年,顺丰同城实现营收157.5亿元,同比增长27%;毛利润为10.7亿元,同比提升35%;净利润为1.3亿元,同比增长162%,核心财务指标皆保持快速增长,尤以净利润增速亮眼。

与此同时,公司盈利水平和现金流也不断提升,期内,毛利率连续7年增长,提升至6.8%,净利率亦从去年0.4%翻倍至0.8%,全年实现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入27.19亿元,持续为正,凸显强大业务质量和经营韧性。

这背后所体现的增长力——即顺丰同城是第三方即配行业唯一收入高增及连续盈利的企业,且净利润持续翻倍增长,无疑也证明顺丰同城已成功跨越商业模式验证期,算得上行业中一大难以被复制且受益于新消费长期红利的稀缺标的。

当然,从更深的角度来看,顺丰同城整体业绩能够实现高质量健康增长这一成果并非偶然,而是源于其战略定位、运营效率及生态协同等多维度的精准布局。

稳守基本盘,即配业务均衡高质量发展

2024年,顺丰同城坚持“高质量健康增长”经营目标,在B端,公司持续加固KA客户市占率领先优势,深化流量平台合作,提升中小商家获客效率;在C端,公司升级推出一对一“独享专送”,还增加对同城快递用户的触达转化,重点搭建中长距离的“小时达”配送能力;此外,顺丰同城通过“最后一公里”配送为同城物流“揽、派、中转”全环节提速,同时拓展半日达、外部客户落地配等新场景。

在这样前瞻性的战略定位下,报告期内,顺丰同城的各大业务皆实现了均衡高质量发展。

据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公司同城配送服务实现收入为91.21亿元,同比增长23.5%。其中,面向商家的同城配送及面向消费者的同城配送分别实现收入约66.88亿元、24.3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8.1%及12.2%;最后一公里配送服务实现收入约66.25亿元,同比增长32.5%。

更进一步来看,在面向商家的同城配送服务中,顺丰同城餐饮外卖消费需求稳固,零售消费等场景下即时配送需求加速释放。其中,非餐场景业务快速增长,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26.2%至36.95亿元。期内茶饮配送收入同比增长73%,商超便利、美妆、医药、 母婴等品类收入同比实现高双位数增长。

另外,2024年,顺丰同城还坚持巩固及深化与KA客户的合作,在保持市占率领先的同时,与多个头部客户合作份额持续提升,报告期内新增合作门店超7,500家。随着KA客户增长势头强劲,公司新签订单收入也实现高双位数增长,客户结构持续调优,年内,公司与山姆会员商店、肯悦咖啡、 阿嬷手作等多个不同行业的品牌商家达成合作。

面向消费者的同城配送服务中,公司深入挖掘CBD核心区域消费者需求,升级了一对一“独享专送”,能匹配用户对于高价值及高时效、高安全性要求的物品配送需求,全年单量翻4倍。同时通过渠道合作为同城快递用户提供“小时达”升舱服务,实现收入和单量均显著提升。

最后一公里配送服务中,报告期内,顺丰同城积极把握电商平台退货率提升的趋势,退货回仓单量翻倍提升,派件环节服务规模及占比稳步提升;揽收环节,在节假日强化与主要客户协同,促使2024年日均收件单量突破150万单。此外顺丰同城积极开拓非主要客户的最后一公里配送客户群,年内该类客户合作收入同比提升106%。

在强大的综合物流底盘能力为各类型客户提供服务及不断深化与KA客户和各大流量平台合作加持下,顺丰同城期内年度活跃商户和消费者规模也持续扩大,行业头部优势愈发显著。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顺丰同城平台上的年度活跃商家数量规模至65万,年度活跃消费者规模逾2,341万人。非餐、KA、独享专送等高价值订单提供盈利增长点同时,多层次商流平台、商家、消费者、物流平台,也为公司提供了稳定优质的订单结构,从而进一步实现扩大规模、增加密度、平滑时间,提升人效、摊薄单均成本等目的。

技术升维,多维度开拓增量空间

当然,对于顺丰同城来说,要想持续保持行业内唯一收入高增及连续盈利的稀缺优势,持续聚焦规模扩张以及进一步用技术扩大盈利规模效应仍是目前“首要任务”,而这也离不开公司在多个维度的高效性开拓动作。

一是,深耕下沉市县,锚定下沉零售市场增长红利。

近年来,伴随着下沉市场对网络购物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下沉市场的外卖需求和零售规模正在快速增长。沙利文研究指出,2024年,国内下沉市场零售规模为20.0万亿元,显著高于高线城市总体量,未来数字化渠道可渗透空间巨大。

报告期内,顺丰同城积极锚定下沉零售市场增长红利,深耕下沉市县,尤其是县域覆盖,同时也采用更积极的定价策略增强产品竞争力,至2024年,公司城市覆盖率不断提升,期内县域覆盖超过1,300个,2024年县域收入规模同比增长121%。

二是,拓展香港地区业务,加速释放“外延”成长潜力。

机构 Statista 分析,快节奏的城市生活水平下,香港对在线配送服务的需求激增,预计 2024 年香港在线配送市场收入总额将增长 12.2% 至 287 亿人民币 ,其中非餐饮类别的在线配送收入将达到 221.8 亿人民币 ,且在 2025 年保持 11% 的增长。

基于这一发展潜力,顺丰同城于2024年7 月以“SoFast”在香港开展同城即配服务,提供文件/鲜花/数码/餐饮等配送,开启24小时全场景配送服务,丰富当地即配生态。与此同时,霸王茶姬香港首店开业选择与顺丰同城共建APP私域配送服务,无疑也意味着公司在新地域进一步站稳脚跟。后续随着出海节奏加速,公司在香港市场运营经验将助力品牌全球化发展。

三是,生态加速渗透,进一步将顺丰生态势能转化为开发平台的场景穿透力。

报告期内,顺丰同城还加强与顺丰控股生态圈的参与者进行战略合作,为客户打造“仓储+转运+同城即时配送”的一体化供应链解决方案,与顺丰控股共同扩大客户基础并提升客户忠诚度。2024年,公司与顺丰控股一起服务的月结客户带来约3.68亿元的外部增量收入,同比增长45.5%。

除此之外,顺丰同城还进一步加强技术赋能,通过加码“AI+无人”等新兴技术进一步助力公司提质增效。

AI和无人配送经济热潮之下,顺丰同城也积极实践“技术驱动效率革命”这一发展理念,一边积极推进AI大模型能力的多场景应用,率先物流行业接入DeepSeek大模型,与国内多个大模型厂商达成合作;一边不断探索智慧物流和无人配送技术在商业化场景的应用,在多个城市进行无人车配送的试点和投产,报告期内公司无人车全国月均运营活跃线路超千条。技术赋能下,顺丰同城的运营效率也进一步提升,2024年,公司时效达成率约为95%,3公里以内订单的平均配送时长为22分钟。

关怀基金+不断回购,坚持长期主义未来可期

各项业务持续高质量增长之际,顺丰同城也通过骑手关怀基金设置、不断回购的动作,坚持公司长期发展。

作为即时配送行业关键一环,骑手在工作中或将面临一定的高强度的劳动和安全风险。近年来,随着社会关注度的提升,即时配送行业从单纯的业务扩张转向更加可持续、有温度的发展模式,企业也开始更加重视骑手的权益保障。

基于这一发展理念,顺丰同城跟随行业趋势从多层面保证骑手权益。比如,2024年公司行业首创骑士委屈关怀专项基金,基金规模高达500万元,并推出“3,000万同心公益基金”计划。持续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安全事故率与去年相比下降17%。

这一做法,也促使公司骑手人效得到明显提升。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12个月,平台的年活跃骑手进一步扩大至约100万名,期内骑手人效明显改善,中高收入水平骑手数同比增加29%。短期来看,顺丰同城从多层面保证骑手权益,有利于提升骑手人效,长期来看,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CSR),最终也将体现在长期的财务和社会价值上。

此外,顺丰同城通过回购方式持续提升股东回报率,亦进一步显露了公司拥抱长期主义的决心。

2024年,顺丰同城首次完成近2亿港元,总计1920万股的总回购,其中1608万股全部注销。此举不仅降低了股价短期波动对市值的冲击,亦增强投资者信心吸引长期价投者的关注,彰显集团对自身业务发展及前景的信心。同年9月,顺丰同城成功被纳入恒生综合指数,并正式进入港股通,亦反映出资本市场对于其业务表现及发展前景的认可,也有利于公司进一步提高流动性和估值。

结语

综合上述,不难发现,顺丰同城能够持续实现盈利且保持收入高增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其通过稳守基本盘+开拓新增量+智能效率革命等前瞻性和高效性战略布局,早已悄然成为行业“高质量增长”范式。

未来,随着即时零售市场规模从2023年的6000亿元向2025年的1.2万亿元跃进,顺丰同城若能保持技术迭代速度与全场景渗透率,将继续成为即时配送行业“效率+价值”双驱动的标杆企业,重新定义行业盈利标准。

香港交易所资讯服务有限公司、其控股公司及/或该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属公司均竭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和可靠度,但不能保证其绝对准确和可靠,且亦不会承担因任何不准确或遗漏而引起的任何损失或损害的责任(不管是否侵权法下的责任或合约责任又或其它责任)
更多精彩港美股资讯
相关阅读
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