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财经APP获悉,今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上,市场监管总局执法稽查局局长况旭表示,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核心,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开展反垄断执法、破除市场垄断就是维护公平竞争的一个重要手段。下一步,将紧紧围绕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推进市场竞争公平统一,聚焦平台经济、民生保障、自然垄断等重点领域,强化反垄断执法,加强制度建设、加强能力建设,全面推进反垄断法治监管、信用监管和智慧监管,更好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他还表示,将纵深推进服务型执法,让“预防为主、轻微免罚、重违严惩、过罚相当、事后回访”的创新执法模式成为执法的常态。推广说理性执法文书,提升企业法治思维,推动企业依法合规诚信经营。当然,对于那些群众反映强烈、挑战道德底线、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突出违法行为,我们还是要坚决打击、严惩不贷。
针对平台经济常态化监管问题,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束为表示,市场监管总局将从促进平台规则公平透明、降低平台内商户成本负担、净化直播电商行业生态等方面着力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健全常态化监管制度,抓紧完善平台规则、直播电商等方面的监管制度。着力整治利用平台规则破坏公平竞争、侵害平台内商家和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现象,打击直播电商领域虚假营销等行为。
原文如下:
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 周建设: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举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我们邀请到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束为先生,请他向大家介绍“营造公平公正市场环境,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出席今天发布会的还有:市场监管总局规划和财务司负责人王国伟先生,执法稽查局局长况旭先生。
现在,请束为先生作介绍。
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 束为:
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非常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市场监管工作的支持和关心。
2024年,市场监管部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经营主体发展质量稳中有升,登记在册经营主体1.89亿户,比2023年底增长3.1%。前三季度全国新办涉税个体工商户721.6万户,同比增长17.4%。公平竞争市场环境不断优化,公平竞争审查抽查发现问题同比下降2.78个百分点,经营者集中简易案件平均受理时间同比减少5.7天,消费者权益保护不断加强,在处理投诉举报方面挽回消费者经济损失47.21亿元,同比增长17.1%。召回缺陷汽车1123.7万辆,缺陷消费品454.3万件。质量发展水平再上新台阶,全国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提高到85.6,新批准发布国家标准3154项,同比增长48%。获得国际认可的矫正测量能力达到1958项,位居世界前列。食品药品工业品特种设备安全形势总体稳定,食品安全评价性、抽检合格率99.2%,药品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9%以上。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中电动自行车充电器等14种产品不合格率下降超过10个百分点。
一年来,围绕经济发展大局,统筹效率公平,活力和秩序,发展和安全,重点开展了五方面的工作:
一是在促进经营主体健康发展方面。推动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改革有序实施。及时出台实施增量政策,创新开展质量融资增信,分型分类精准扶持个体工商户发展,加大涉企收费、知识产权、商业秘密等领域的监管执法力度,切实保障经营主体合法权益,让经营主体发展更安心。
二是在提高公平竞争政策实施效能方面。不断夯实公平竞争法治基础,部署开展地方保护、市场分割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开展民生领域“反垄断执法专项”行动和“价监竞争守护”行动。持续提升经营者集中监管质效,推动优化平台经济领域竞争生态,督促各大电商平台整改“仅退款”和平台补贴、价格收费等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让竞争环境更健康。
三是在强化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方面。围绕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布局未来产业,大力推进质量强企强链强县建设,以标准提升牵引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以标准升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标准稳链提档作用。健全完善质量政策措施,加大认证行业整治力度,深化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改革,让产业链发展更强健。
四是在加大消费者权益保护力度方面。深入开展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整治加油机作弊、电子计价秤乱象,推动出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填补规制直播带货、预付式消费、大数据杀熟、职业索赔等问题的法律空白;开展“守护消费”专项执法,提高消费维权效能,全系统投诉调解成功率逐年提升至54%,让消费者维权更省心。
五是在防范化解“三品一特”重大安全风险方面,突出抓好食品安全风险防控处置,发布95项《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深化开展药品安全巩固提升行动;加强工业产品质量安全源头治理;部署开展电梯、锅炉、化工企业特种设备、大型游乐设施等隐患排查整治,保障生活生产更安全。
各位朋友,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我们将持续深化重点领域公平竞争治理,加快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依法维护广大消费者合法权益,改善消费环境。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提升质量基础设施稳链强链效能。整治损害市场秩序突出问题,更大力度解决经营主体关切诉求。强化“三品一特”全链条监管,切实提高应急处置水平。提升法治监管、信用监管、智慧监管水平,着力提升监管服务效能。
我先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周建设:
谢谢束为副局长的介绍。下面进入提问环节,提问前请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
总台央视记者:
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质量的基础支撑作用。我的问题是,请问市场监管总局在保障质量基础设施方面开展了哪些主要工作?未来还有什么具体的计划?谢谢。
束为:
谢谢央视的记者,这个问题我来回答。新质生产力的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质量是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的基础支撑。2024年,市场监管部门充分发挥质量在企业做大做强、产业建圈强链、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加强质量基础设施要素资源的系统集成和融合应用,重点开展质量强企强链强县行动。通过质量基础设施“强筋健骨”、推动传统产业“脱胎换骨”、战略性新兴产业“拔节生长”、未来产业“破土而出”,全面助推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
在质量强企方面。建立质量强国建设领军企业培育库,支持组建质量创新联合体889个,引导24.5万家企业建立首席质量官制度,培训企业质量管理人员52万人次,帮助解决质量共性技术问题11.5万个,形成质量品牌集群1000多个。我们会同央行等开展质量融资增信工作,为超过2万家企业授信约2000亿元,贷款额度超过1200余亿元。
在质量强链方面。围绕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我们启动了实施质量强链十大标志性项目,部署质量攻关任务146项,研制一批产业发展急需的国家标准、计量规范、检验检测方法和质量评价认证制度。联合多部门指导各地实施质量强链项目952个,2087家链主企业、18万家链员企业、2952家赋能机构参与,解决质量堵点卡点问题14391个。
在质量强县方面。推动超过1200个城市实施质量强县战略,首批将580个城市纳入培育库,建设质量强县数字化服务平台,采集质量数据8.4万多条,为城市精准“质量画像”提供支撑。建立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站点2372个,助推城市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提升。
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将进一步强化质量支撑,加快提升企业、产业、区域质量竞争力。科学布局建设质量基础设施,全面促进质量基础设施先进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全方位夯实培育、发展、壮大新质生产力的质量支撑。谢谢。
中国财经报记者:
我们注意到,在前两天介绍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的例行吹风会上,市场监管总局提出将实施新一轮标准提升行动,请介绍一下标准提升对“两新”政策实施有什么样的作用和意义?谢谢。
束为:
谢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由我的同事王国伟同志来回答。
市场监管总局规划和财务司负责人 王国伟:
谢谢刚才这位记者的提问。大家都知道,去年以来国家实施了“两新”行动,为此国家安排了大规模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企业购置设备工器具,支持居民对耐用消费品进行以旧换新。同时,大家知道,国家资金的支持不是大水漫灌,而是通过推动先进产能比重的提升,促进更高质量消费品进入居民生活,从而达到既优化供给又扩大需求的目的。这样一来,就需要制定相应的标准,使达到一定技术水平的设备、达到一定质量安全水平的消费品纳入到国家政策支持的范围。在这方面,市场监管总局计划制定国家标准294项,目前已经发布了168项。
具体说,在设备更新方面,我们研制了污染物排放、能耗限额、设备能效等领域国家标准81项,有效促进了高污染、高耗能、高风险的设备更新换代,加快推动落后产能的淘汰。
在消费品以旧换新方面,我们发布了家电、家具、汽车等领域国家标准49项,为国家资金支持消费者购买更高品质、更加安全的产品提供了标准支撑。比如在家电领域,通过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和标准供给的协同配合,消费者购买的家电产品中一级能效产品销售额已经占到了90%以上。
设备更新和消费者以旧换新淘汰下来的那些东西怎么办?处理不好就可能会带来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所以淘汰不是简单的丢弃,喜新也不能厌旧,一定要在循环利用方面加大力度,因此我们在制定标准的过程中也是围绕循环利用加大标准供给。
为此,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废旧车用动力电池、废弃电器电子产品、退役光伏组件回收利用等国家标准38项,让废旧产品“回收得了、利用得好”。比如,《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通用要求》国家标准发布之后很受欢迎,对于促进动力电池规模化规范化回收、助力汽车以旧换新发挥了重要作用。
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快推进2025年重要标准研制,坚持能早尽早,成熟一批发布一批,确保标准制定效率和质量。同时,加强标准实施应用和监督执法,强化政策和标准的协调配套,支撑“两新”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这个问题我就介绍到这里,谢谢。
封面新闻记者: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强化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请问市场监管总局在加强反垄断执法,破除市场垄断等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下一步有何工作打算?谢谢。
束为:
谢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由我的同事况旭局长回答。
市场监管总局执法稽查局局长 况旭: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核心,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我们开展反垄断执法、破除市场垄断就是维护公平竞争的一个重要手段。
2024年,我们深入整治重点领域的市场垄断问题,强化监管执法,依法查处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提升经营者集中审查质效,坚决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我们紧盯人民群众急难愁盼,大力破除垄断突出问题,推动民生福祉持续向暖。开展了民生领域反垄断执法专项行动,查处垄断协议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案件11件。保持了医药领域反垄断执法高压态势,让群众“用得上药、用得起药、用得好药”。查处燃气、水务等公用事业领域垄断案件,降低了群众生活成本和经营主体负担。查处机动车检测、建材、驾校等领域垄断行为,打击协同涨价行为,有力纠治竞争乱象,捍卫消费者利益。
我们完善数字经济反垄断常态化监管,聚焦平台经济重点领域,服务产业发展持续向新。依法无条件批准平台企业经营者集中反垄断申报案件14件,支持平台企业依法并购,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创新发展。出台了全球首部标准必要专利领域反垄断指引,健全规制滥用知识产权排除限制竞争的制度体系。
我们创新监管执法方式方法,促进市场竞争秩序持续向好。出台《关于行业协会的反垄断指南》,认真抓好宣贯实施,为行业协会规范履职设置了“红绿灯”。打造反垄断合规讲堂品牌活动,主动面向燃气、保险等行业举办了9期讲堂,约800家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和3万人次参加,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竞争合规意识。对5家品牌汽车供应商等企业进行提醒敦促,及时防范化解垄断风险,有效保护市场公平竞争和广大消费者利益。
地方在这方面也有不少工作亮点。比如,浙江省深化了省域公平竞争先行先试改革,在招标投标、政府采购、招商引资等涉及经营者经济活动的一些政策措施出台之前必须经过公平竞争审查,清理废止部分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打造公平竞争政策实施的“浙江样板”。
下一步,我们将紧紧围绕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推进市场竞争公平统一,聚焦平台经济、民生保障、自然垄断等重点领域,强化反垄断执法,加强制度建设、加强能力建设,全面推进反垄断法治监管、信用监管和智慧监管,更好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极目新闻记者:
信用监管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能否介绍一下信用监管相关工作情况,下一步有哪些考虑?谢谢。
王国伟:
谢谢刚才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大家都知道,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也是信用经济。企业有了信用,生意就会更好做,对各种资源要素也就更可及。所以说,市场监管总局在支持企业健康发展方面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帮助企业提升信用水平,引导企业减少失信风险,同时利用对企业信用状况的掌握,我们还可以减少对企业的行政检查,真正把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规范监管执法的要求落到实处。为此,去年以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深化信用提升。推动各地制定信用合规建设指南,提高经营主体的信用合规能力,推动编制信用承诺事项清单,大力推广以信用承诺去代替各种审批要件、各种证明,这样一来,不仅提高了经营主体的知信守信水平,而且大大激发了他们增信用信的积极性。举个例子,去年共有926万户经营主体通过信用承诺取得了行政许可。
二是加快信用修复。我们完善信用修复规则,简化信用修复程序,推动与有关部门进行信用修复结果互认,推动信用修复网上办,特别是在告知信用修复条件和途径等方面,提供了更加主动和便捷的服务。通过以上努力,去年以来,我们帮助经营主体138万条行政处罚信息、686万条经营异常名录信息撤销了公示,这样帮助经营主体重塑良好信誉。
三是推行信用公示。我们运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把1.89亿户的经营主体信用信息全面向社会公示,这对市场各方很有吸引力。据统计,去年我们这个公示系统每天平均的访问量超过了1.2亿人次,这个意义在哪儿?这就大大方便了市场各方选择更加优质的合作伙伴,有效降低了经营主体的交易成本,这是用市场的办法管市场、促进市场秩序自我优化的有效举措。
四是实施风险分类。充分运用近年来我们归集的海量信用信息数据,同时优化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的指标体系,为经营主体精准画像,并根据信用风险分类结果实施差异化、精准化监管。这样一来,一方面,我们对信用良好的企业可以少检查,甚至不检查。另一方面,对那些高风险的单位,我们实施更加有针对性的、有靶向性的检查监管,比如,我们“双随机”抽查问题的发现率比没有实施风险分类之前提高了13个百分点,非常有效。
总之,用好信用工具既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又能够支撑有效监管。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社会信用制度的决策部署,更加聚焦提高经营主体发展质量这个着力点,营造诚信经营的信用环境,提升市场整体的信用水平。
这个问题我就先介绍到这里,谢谢。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平台经济常态化监管备受关注,请问市场监管总局在这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下一步将采取哪些措施促进平台经济各方主体互利共赢?谢谢。
束为:
谢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事关扩内需、稳就业、惠民生,也事关赋能实体经济和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2024年,市场监管部门坚持监管规范和促进发展并重,不断优化市场监管方式和手段,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
在政策措施方面。主要出台了《关于引导网络交易平台发挥流量积极作用扶持中小微经营主体发展的意见》,通过多元化举措,提升流量扶持实体经济效果,帮助解决平台内商家面临的实际困难,强化对农产品商家、特色商家、新入驻商家流量扶持,充分激发广大中小微经营主体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在督促整改方面。针对社会集中反映的“仅退款”问题,约谈主要电商平台,就平台利用“仅退款”规则挤压商家生存空间、助长低质低价竞争风气等问题,提出具体整改要求,落实平台企业主体责任。约谈以后,主要电商平台对“仅退款”规则进行了优化,为平台内商家提供了更大自主权。
在监管执法方面。我们联合13个部门开展了2024网络市场监管促发展保安全专项行动,围绕守好经营者资质审核“准入关”、网络营销和集中促销行动“秩序关”、网售危害生命健康商品“安全关”、网售侵权假冒伪劣商品“质量关”、网络禁限售商品“风险关”,这“五关”推动解决网络市场突出问题,查处涉网案件3.6万件。
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将从促进平台规则公平透明、降低平台内商户成本负担、净化直播电商行业生态等方面着力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健全常态化监管制度,抓紧完善平台规则、直播电商等方面的监管制度。着力整治利用平台规则破坏公平竞争、侵害平台内商家和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现象,打击直播电商领域虚假营销等行为。通过切实规范平台经济市场秩序,促进企业有序竞争、互利共赢,让平台经济的赛道既有“参天大树”又有“绿草如茵”,推动平台经济领域“草木繁茂、生意盎然”。
我回答就到这里,谢谢。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近年来,质量认证在促进高质量发展方面的作用更加凸显,并且成为了高频热词。市场监管总局在推动更好发挥质量认证方面取得了哪些进展?今后的工作重点是什么?谢谢。
束为:
谢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质量认证是国际通行的市场经济“信用证”,是质量管理的“体检证”,也是国家贸易的“通行证”,我们一般说法就是质量认证是“三证”,是支撑高质量发展的质量基础设施。2024年,市场监管总局坚持“保底线”“拉高线”协同发力,积极发挥质量认证作用,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成效主要概括为“五个聚焦”。
一是聚焦消费者关注的痛点,强化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部署,将电动自行车锂电池、充电器、商用燃气燃烧器具、可燃气体探测器、阻燃电线电缆等12种安全风险较高的产品纳入了CCC认证管理,实施CCC认证产品联网核查2.4亿次,同比增长135%,拦截无证商品信息1315万次,有力守护了安全底线。
二是聚焦企业强身健体,帮助经营主体降本增效。组织468家认证机构对5.4万余家小微企业实施精准帮扶,为小微企业提供“认证贷”等金融信贷支持608.5亿元,帮助小微企业年度营收平均提升9.7%,利润率平均提升8%,质量成本平均下降5.8%。
三是聚焦产业建圈强链,促进产业链供应链质量提升。建立实施农作物种子、机器人、汽车芯片、智能网联汽车等质量认证制度,不断拓展网络安全、北斗产品、绿色产品等认证实施范围,促进稳链强链。绿色产品认证目录增至113种产品,8500家企业获得绿色产品认证证书3.5万张;加快构建“双碳”认证体系,对锂电池、光伏等10类产品启动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工作,促进绿色低碳发展。
四是聚焦区域发展战略,助力地方打造优势产业。支持粤港澳三地开展“湾区认证”,首批实施75个项目,发放认证证书90余张,促进大湾区一体化发展;对海南自贸港开展出口产品认证业务的境外机构取消审批要求,为出口企业提供更加便捷的国际认证通道;指导浙江舟山开展绿色修船认证,加快建设世界航运中心。
五是聚焦中国产业走出去,深化国际合作互认。联合九部门发布《加快推进认证认可高水平开放行动方案(2024-2030年)》,完善国际合作互认格局,为企业出海提供国际化认证服务。截至2024年底,我国累计加入21个认证认可国际组织,对外签署15份多边互认协议和150份双边合作文件,惠及数千亿美元出口贸易。
下一步,我们将以提振市场信心为核心目标,实施质量认证提振消费计划,守牢强制性产品认证安全底线,大力推行高端品质认证,深入开展质量认证服务强企强链强县等行动,加快推进认证认可高水平开放,达成更多国际互认成果,以质量认证“软联通”提升中国经济“软实力”。谢谢。
北京青年报记者:
规范涉企执法对于优化营商环境和激发企业活力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想问一下市场监管部门在这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下一步还有什么样的举措来着力打造一个能够让经营主体更加安心的营商环境?谢谢。
况旭:
谢谢您的提问。对于经营主体而言,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空气和水一样,时刻都不能缺少,我们始终把规范涉企执法作为营造优良营商环境的一个重要内容。2024年,我们继续深入开展行风建设三年攻坚行动,全面排查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印发推进服务型执法的指导意见、出台市场监管执法行为规范、发布系列执法办案指南指引,全面推行“监管为民”的执法理念,全程规范执法行为,全力推动过罚相当、类案同罚。到去年年底,各省(区、市)市场监管部门相继出台首违不罚、轻微免罚、减轻处罚的项目清单累计达到3952项。2024年,全国各级市场监管部门按照这三项清单办理的减罚免罚案件超过21万件。
今年我们将进一步巩固深化行风建设成果,全面提升执法的规范化水平,做到执法有力度、处罚有尺度、服务有温度。
我们将大力推进执法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落实执法行为“八个严禁、十个不得”,出台跨区域执法协作指导意见,继续分领域发布执法指南指引,编制典型案例汇编,推动实现标准统一、尺度一致、程序规范,坚决防止粗暴执法、随意执法、趋利执法和不文明执法。
我们还将纵深推进服务型执法,让“预防为主、轻微免罚、重违严惩、过罚相当、事后回访”的创新执法模式成为执法的常态。推广说理性执法文书,提升企业法治思维,推动企业依法合规诚信经营。当然,对于那些群众反映强烈、挑战道德底线、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突出违法行为,我们还是要坚决打击、严惩不贷。
我们将着力提升执法能力和质效,加快提高智慧执法水平,以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手段,推动案件办理全过程可溯、全流程管理、全环节约束,让每一次执法行为都在阳光下运行。我们将开展执法干部能力提升三年行动,持续提高经营主体和广大人民群众对市场监管执法的满意度。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凤凰卫视记者:
经营主体是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也是就业岗位的主要提供者。我们想了解一下,目前经营主体总体发展情况如何?另外,在过去的2024年当中,市场监管部门在帮扶经营主体发展方面都开展哪些工作?未来还有什么样的打算?谢谢。
王国伟: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去年以来,我国经营主体的发展应该说面临着经济下行压力,克服了许多困难,有成长壮大的收获,也有优胜劣汰的阵痛,总体上实现了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这里有几个数据:
一是截至去年11月底,我国实有登记注册经营主体数量1.89亿户,其中企业6086.7万户,分别同比增长3.1%和5.4%。这个数据不简单,因为去年我们开展了公司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度改革,能够存续和新设的公司都是具有相应实力、能够实打实认缴注册资本的公司,所以增量背后更深层次的意义是质量提升。
二是去年我国企业信用指数上升到160左右,处于较好区间。去年以来,我国市场的竞争激烈程度大家都感同身受,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广大经营主体诚信守法的水平进一步提高。这也是我们要为广大经营主体点赞的地方。
三是在“四新”经济领域,也就是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领域,新设企业239.3万户,占到新设企业总量的四成左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卷又卷不赢、躺又躺不平,不如换个新赛道去找市场,我们的企业就是这么做。新赛道一换,不就是新旧动能转换的力量支撑吗?这一新,不就是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的微观基础吗?
总之,去年我国经营主体发展难能可贵,很不容易,我们从中看到的是我国市场的潜力、经营主体的韧性,还有就是非常宝贵的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和广大普通劳动者的勤劳智慧、创业精神。当然,还有许多困难是经营主体依靠自身努力所不能解决的。为了解决这些困难,各部门非常努力,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加大了助企纾困,涉企帮扶力度。市场监管总局在这方面做了一系列的工作:
一是以“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为重点,推动市场准入,包括企业的迁入迁出等提质增效,不耽误创业者进入市场。二是以涉企违规收费整治为重点,对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的行为坚决予以查处,去年我们督促退还了涉企违规收费7.2亿元。三是以流量和算法的治理为重点,推动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刚才束为副局长介绍了非常详细和丰富的内容,特别是有一段时间“仅退款”、运费险的问题造成平台内商户很多苦恼,我们坚决督促平台企业予以纠正。平台经济是一个生态系统,离了谁都不行,所以我们在这方面加大工作力度,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平台经济各方主体能够互利共赢。我们以分型分类的办法为重点,精准扶持个体工商户发展。目前,总局建成了“全国个体工商户名录”,这个名录的作用就是使那些小而专、小而精的个体工商户凸显出来,为各方面的政策支持和市场合作提供了依据。
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没有市场哪有监管,监管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市场发展。市场监管总局在下一步将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特别是会议提出监管政策要与财政、货币、就业、贸易等政策和改革开放举措的协调配合的精神,进一步加强政策支持,优化监管服务。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在支持经营主体健康发展方面取得更好成绩。
这个问题我就介绍到这里,谢谢。
周建设:
最后两个问题。
新黄河客户端记者:
市场监管总局提出今年将深入实施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请问在优化消费环境方面,市场监管总局有哪些考虑?谢谢。
束为:
谢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消费环境好不好,消费者感受最直接,也最有发言权。长期以来,市场监管总局坚持“保护消费者利益就是保护市场活力,损害消费者利益就是损害市场需求”的工作理念,从而不断加大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力度。2024年以来,消费者投诉举报增速比2023年下降了18.6个百分点,实现了五年以来增速首次大幅下降;通过处理投诉举报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47.2亿元,同比增长17.1%,24.2%的消费纠纷实现了源头化解,消费者维权效能明显提升;投诉信息公示率从78.5%上升到97.1%,消费环境更加透明,消费信息更加对称。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树立“大消保”的理念,出实用的招、出管用的招,着力营造安心、放心、省心、舒心的消费环境,切实为提振消费、扩大内需提供有力支撑。
我们将大力破解消费痛点问题,让消费者安心。总局将组织开展“守护消费”执法铁拳行动,聚焦老百姓急难愁盼问题重拳出击,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偷工减料、虚假营销等顽疾,开展家用电器、网售消费品等缺陷产品召回行动,强化监管部门“排雷”能力,为提振消费“保驾护航”。
我们将纵深推进消费供给提质,让消费者放心。今年总局将会同多部门启动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培育一大批放心商店、放心市场、放心网店、放心餐饮,发展一大批线下无理由退货单位,探索流量扶持、信用激励、金融赋能手段,让良心商家安心经营、做大做强。
我们将着力提高消费维权能力,让消费者省心。消费维权维的是民心、护的是民生,消费者在哪里,市场监管就在哪里。今年我们将全面升级12315平台,拓展基层消费维权服务网络,推广消费纠纷在线和解机制,强化大数据赋能,从接诉即办转向未诉先办,让消费公平更加可感可及。
我们将创新打造共治共建格局,让消费者舒心。完善消保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推动落实“谁监管谁维权”,支持媒体依法监督、支持消协更好履职、支持行业自律合规。创新和加强消费投诉公示、消费提示警示、消费教育引导,降低消费者“踩坑”风险,提高消费者的自我保护能力。
总之一句话,我们将着力营造安心、舒心、省心、放心的消费环境。谢谢大家。
周建设:
最后一个问题。
红星新闻记者:
我的问题是,春节临近,正是居民消费旺季,对于消费者普遍关心的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市场监管总局如何加强监管和风险防控,保障节日消费?谢谢。
况旭:
感谢您的提问。质量监管始终是市场监管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对于质量安全问题,市场监管部门构建事前、事中、事后三重护盾,筑牢产品质量安全防线。
事前,我们对涉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公共安全的一些高风险产品,实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比如去年我们将燃气“减压阀”等6种产品新纳入生产许可范围。
事中,督促生产销售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建立完善质量管理制度。2024年,有96.67万家生产销售单位建立了“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机制,配备质量安全总监和安全员127万人,同时,我们还建立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机制,率先对电线电缆、燃气用具、电动自行车等9类产品实施了质量追溯。
事后,充分发挥监督抽查和执法“利剑”作用。2024年一共抽查羽绒服装、玩具等147种产品,发现并处置不合格产品3612批次。我们查处儿童用品、消防产品、电动自行车相关违法案件共计23000余件,学生书包、手提式干粉灭火器、电动自行车充电器等产品的不合格率同比分别下降了14.1、14.6和11.6个百分点。此外,注重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科学知识的宣传普及,持续组织开展消费品质量安全“进社区、进校园、进乡镇”消费者教育活动,发布电热毯、室内取暖器等重点产品的消费提示,为消费者权益保驾护航。
春节将至,大家都非常关心节日市场的产品质量安全。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市场监管总局已经在全国范围部署开展了重要民生商品服务稳价保质工作,聚焦生活必需品、住宿、交通等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变动情况,加强价格监管执法;聚焦米面油、肉蛋奶等大宗消费食品和商场超市等重点场所,强化食品安全监管;聚焦服装玩具、烟花爆竹、燃气用具等节日旺销品以及涉及安全的重点商品,守牢质量安全底线。也请大家放心,我们对质量问题决不姑息,对违法行为露头就打,要让消费者放心消费、舒心过年,要让节日的生活“烟火升腾”,让消费市场“热辣滚烫”。谢谢。
本文编选自“中国网”,智通财经编辑:刘璇。